吉林“粮食大王”回家创业:“涣散村”变“网红地”

2021-06-22 17:0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吉林6月21日电 (记者 石洪宇)农历“夏至”已至,48岁的沙志勇被晒得黝黑,他顶着日头往返于田间和村里的建设工地。

  在伊勒门村的千亩水田旁,仍在完善细节的“网红打卡地”是村民们消夏的好地方。让大家骄傲的是,这个曾经“涣散”的村庄一度因环境脏乱差“远近闻名”,而今却如“变戏法”一般成了“网红地”,旅游团、摄影团常来光顾。

  沙志勇是吉林省永吉县金家满族乡伊勒门村五里河村联合党总支书记。“现在我们村有粮食,有文化生活,和原来不一样。”村民介绍,沙志勇做粮食生意将近30年,是附近有名的“粮食大王”,他带领全村建设了这一切。

沙志勇在村里的满族博物馆 苍雁 摄
沙志勇在村里的满族博物馆 苍雁 摄

  “我在村里长大,父母一直住在这。”沙志勇说,发小们都劝他回村“做点事”,村子不能再让别人笑话了。乡土乡情最终吸引他回到村里“二次创业”。

  道路要维修、村容村貌要整治、贫困户要脱贫、村集体要壮大……在2016年履职后,沙志勇每天早上4点便打开家门迎接到访的村民听取意见,“家和办公室没啥两样”。

  村里一条街道的脏乱环境也是沙志勇带头清理的。每天早上6点,他拿着清扫工具到场,坚持15天后,村民们觉得过意不去,纷纷加入了进来。

  “环境卫生大家一起做好,修桥修路我想办法。”沙志勇向村民保证。此后,他频频向自己的生意伙伴、客户“化缘”,活动广场焕然一新,两座小桥、村路也变得平坦通畅。

  因为了解粮食市场变化规律,沙志勇带领村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约定和订单,村民们售卖粮食的价格,远比市场价高。因此,村里还诞生了两位种粮大户。

  经过几年发展,村集体也有了存款,伊勒门村开始向“网红村”转变。沙志勇灵敏的商业嗅觉,让村子很快找准了项目——以满族为特色修建村级博物馆,重现村子往昔岁月;让新建的玻璃栈道长期成为村民们朋友圈的“头条”;以稻田元素为主的景观,让村里的有机大米站到了“C位”……

  很快,村子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成就来之不易。”村民们顺势提出,将尽快上马民宿项目。

  这个夏天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沙志勇时常讲父母说给他的道理:一群人过上好日子,远比一个人过得成功有意义。(完)

拓展阅读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1日通报该省疫情情况,6月20日0时至24时,全省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东莞报告。
2021-06-22 17:22
(姚彬 苗志勇)近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居民向保护站反映,一只黑熊跑到她家偷吃蜂蜜。5月至6月以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海拔公路沿线频频发现黑熊觅食的身影,而在民宿周边活动还是首次发现。
2021-06-28 14:58
老板们则表示,猪肉降价后,最近20多天,市场上灌香肠、火腿肠,或制作腊肉的市民每天上午都要排队。21日下午,记者前往成都市青羊区新开寺街走访发现,该街道有3个商家正在销售成品香肠,香肠售价在45元 斤~55元 斤不等,售卖香肠被塑料袋真空密封。
2021-06-22 16:40
记者25日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广东省公安厅与香港、澳门警方于6月部署开展“雷霆2021”联合打击行动,6月18日至19日,粤港澳三地警方同步开展统一清查行动。
2021-06-25 15:32
武汉市东湖医院院长周华(左)、副院长邓玲(右)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我们劝住院的爷爷奶奶做到‘三少’:少做不必要的检查、少吃药、少输液;老人们则夸医院是‘三好’:环境好、技术好、服务好。
2021-06-28 15:04
快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