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山里人的“秘蜜”

2021-06-22 16:5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银川6月21日电 题:宁夏山里人的“秘蜜”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前不久,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香水镇沙南村年近60岁的养蜂大户马桂梅学会了直播。刚刚过去的“618”网购节中,她当起主播,将镜头对准自己养在六盘山深处悬崖峭壁上的270多个蜂箱,对准盛开时长超过4个半月的百花蜜场,吸引大批粉丝关注的同时,也把最新酿好的蜂蜜卖给了山东、广东等地的消费者。

  马桂梅养了36年蜜蜂,她所销售的蜂蜜远近闻名,是宁夏唯一的“悬崖蜜”。“我们的蜂箱放在大山深处,蜜蜂有纯天然的蜜源。”每年从3月开始,马桂梅和丈夫便每天从家中往返于六盘山深处的蜜场。最近到了采蜜季节,她几乎10天就要收一次蜂蜜。收蜜、酿蜜、直播带货、发快递,这个花甲之年的人忙得不亦乐乎。

  马桂梅的蜂蜜能卖这么好,不是偶然。

六盘山下的蜂场。 李佩珊 摄
六盘山下的蜂场。 李佩珊 摄

  地处六盘山东麓的泾源县森林覆盖率超过37%,是宁夏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森林水源涵养地,充沛的雨量和湿润的气候让这里拥有油菜花、槐树、黄芪等各类蜜源植物113科778种,中草药530多种,是中蜂生长繁育的“生态乐园”。

  其实,马桂梅36年前开始养蜂时,她的蜜蜂连肚子都吃不饱,用泥土砌成的土包便是蜂巢。当地养的中华蜜蜂需要定地饲养,如果周边5公里找不到蜜源,蜂群便白忙一场。“没有花源,辛苦一年还不如种地收入多,十斤蜂蜜有九斤都卖不出去。”马桂梅回忆道。

  就在马桂梅准备收起手艺外出打工时,事情有了转机。

六盘山下的蜂场。 李佩珊 摄
六盘山下的蜂场。 李佩珊 摄

  2002年开始推行的退耕还林和封山禁牧政策让生态不断恢复,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也让“人退绿进”。

  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百花齐放,蜜蜂回来了,也让马桂梅的儿子回到了家乡。接过土蜂箱,改造成可自动调温的活蜂箱,马桂梅的儿子成了养蜂带头人,和村里30多户人在青山绿水中一起酿起了甜蜜的新生活。

  看到更多人加入养蜂队伍,泾源县官方对养蜂产业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目前,泾源县培育发展扶持创建中蜂养殖示范场40个,已建成西北最大的蜂蜜加工企业,培育稳固养蜂户1256户,培训中蜂养殖人员5690人次,全县蜂群养殖规模达到3.5万群,年产蜂蜜约30万公斤,年产值超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蜂农户均年收入达2.3万元。

  小蜜蜂酿出了老百姓的甜蜜生活,“泾源蜂蜜”也因此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变好,六盘山地区旅游业迎来了旺季,当地土蜂蜜开始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今年1-5月,宁夏出口蜂蜜1441.8吨,货值1526万,同比增长111.8%,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是英国、德国和希腊。

  看到自己的蜂蜜畅销海内外,本想把养蜂大事交给孩子打理的马桂梅,又有了新的思路。“这漫山遍野的花,还能承载更多蜂箱。我们要扩大规模,就得提升科技含量,我想把专家请到我们的蜂场。也想把好蜂蜜放在网上,用直播告诉网友,我们六盘山的蜜蜂生活环境有多好,我们的纯正土蜂蜜是如何生产的。”马桂梅笑着说,“我们山里人的蜜,淌着百花的香,也流着山里人的汗水哩。”(完)

拓展阅读
(张浪 张冬梅)28日上午,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据了解,白鹤滩水电站坝址位于四川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境内的金沙江干流下游河段。
2021-06-28 15:03
6月25日8时至26日8时,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和东部、辽宁大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和南部、重庆大部、湖北西部、云南南部、新疆伊犁河谷、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2021-06-25 15:44
突击队队长冯建在进行桥槽绑扎和检查工作 杨兵 摄  在离冯建不远处,老党员杨志有正在检查桥槽槽体是否每0 5米有一个不锈钢扎带、抱箍绑扎桥槽槽体。车间党支部主动请战,抽调党员突击队人员,分成三组承担了广州东、东莞、深圳三个地区的桥槽整治任务。
2021-06-22 16:56
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设起了“成功门”,盼考生考出成绩,走向成功。今年中考,佛山坚持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两手抓,在考试环境综合整治、疫情防控、考试组织、考生服务等方面保驾护航。
2021-06-28 15:06
走进刘爱红的家中,她正手拿针线,一方绣布在手间不停翻飞,穿针走线间,一片片红枫叶图样的十字绣渐渐成形。从手法生疏照着图纸摸索着绣,到慢慢熟练,掌握刺绣技巧,绣制中,刘爱红也摸索出自己的小窍门。
2021-06-25 15:42
快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