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过20家央行在过去三个月加息超过60次 本周还有两家央行值得关注

2022-06-16 14:48: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凌晨(北京时间6月16日),美联储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尘埃落定,但全球市场对借贷成本快速上升的担忧远未消退。

除了美联储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加息周期外,其他央行早已开启紧缩模式,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息。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全球通胀加剧,全球多国央行加入加息大潮。据外媒统计,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全球已有超过20家央行上调关键利率超过60次,为2000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除美联储外,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也将于北京时间今晚和明天凌晨公布6月份的利率决定。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加息25个基点,明年利率可能升至2%。市场预计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仍将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欧央行明确表态下月加息,经济学家:全球紧缩周期刚开始

据路透社统计,在发达国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美国、瑞典、韩国和挪威从年初开始了加息周期。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形势更加严峻,其中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墨西哥、巴西、智利和斯里兰卡在去年开启了加息周期。

继上周印度和澳大利亚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后,欧洲央行也释放出加息信号。

当地时间6月9日,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同时决定从7月1日起终止其资产购买计划下的净资产购买,并计划在7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9月再次加息。据悉,如果欧洲央行如期在今年7月加息,这将是其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加息。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如果9月份对2024年的通胀率预测仍处于当前水平或更高水平,那么加息幅度将可能超过25个基点。

从历史上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除了特殊危机,发达国家央行的加息往往是小幅上调25个基点。

目前,市场预计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和印度央行都将在未来几周内再次加息。但如果以历史标准来衡量,目前的利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最近的加息只是全球紧缩周期的开始。

有分析指出,目前各大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逻辑各不相同: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将逐步得到控制,经济复苏和通胀压力上升使得部分央行考虑退出疫情期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由于疫苗分配不均等原因,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仍深陷滞胀,其央行被迫加息以对抗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通胀压力。

对于全球主要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投行杰富瑞(Jefferies)全球股票策略师肖恩达比(Sean Darby)在发给记者的评论邮件中表示,“目前通胀已经进入滞胀阶段,人们已经受到成本持续上升的冲击。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势头的减弱,人们感到紧张。

肖恩达比认为,为了重新锚定通胀预期,全球金融形势将需要进一步收紧。“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压倒了资产价格和主要货币当局精心制定的前瞻性指引。目前,各国央行需要‘抑制’总需求,从而提高失业率和工资水平。后期的货币紧缩措施会压缩全球股市的市盈率,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前几个周期股市市盈率的变化。”他补充道。

今夜明晨,英、日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

英国央行(北京时间6月16日19336000)和日本央行(北京时间6月17日8:30)也将于本周公布利率决议。

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再次加息。如预期,这将是该行自去年12月以来的第五次加息。投资者和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英国央行将加息25个基点,这将使该行利率升至1.25%,为2009年1月英国经济遭受全球金融危机打击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处于历史低位,但市场对英国未来几年借贷成本的预期近期大幅上升。截至记者发稿时,投资者押注英国央行将在今年9月前将政策利率提高一倍至2%,并在明年3月触及3%。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央行是去年12月全球第一个开始收紧的主要央行。之后,美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也开始提高利率。然而,英国央行的加息未能阻止该国通胀在4月份达到4年来的最高水平9%,几乎是英国央行2%目标的5倍。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今年4月表示

行正在飙升的物价和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之间纠结。但随着英国工资开始攀升,该行的首要任务是显示出其在抗击高通胀方面的认真态度。

英国央行预计,到2022年晚些时候,英国通胀将超过10%,届时受监管的能源关税将进一步上涨40%,消费者也将控制支出,且房地产市场也将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

市场预计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仍将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目前,日元处于24年来的低点,美元兑日元本周早些时候已涨破135的心理关口。在日本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另一边美联储却在积极加息——分歧的货币政策立场或使日元进一步下跌,日本央行的立场也变得越来越棘手。

黑田东彦本周一曾表示,日本央行必须维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并实现薪资上涨。然而,黑田东彦对日本国会表示,日本并没有经历高通胀和经济停滞并存的滞胀,也没有面临重新滑向那种状态的风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