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应更谨慎使用大数据

2022-09-14 10:38:00 来源:经济日报

对于平台企业来说,与其被动应对消费者爆料引发的舆论危机,不如主动关注如何提升自身服务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放下“杀”大数据的刀,也许能换来更可持续的回购。

你被大数据击垮过吗?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表示被大数据“秒杀”,超七成受访者认为此类现象存在,尤其是在网购、在线旅游消费、点外卖、打车、买票等场景中。

消费者感知与消协报告基本一致。但是,要证明大数据仅仅因为消费者“有感觉”就“杀人”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有消费者爆料,平台方可以坚称这只是交易双方对千人定价理解不同的事实,再加上促销红包、新用户优惠、库存变动等带来的实时价格波动。

这次,北京市消协还“抛了个空”:对淘宝、JD.COM、拼多多、携程、去哪儿、美团外卖、饿了么等18个常用网络平台的消费体验进行调查,显示在63个消费体验样本中,虽然27个样本新老用户价格不同,但主要体现在新老用户享受的优惠金额不同或优惠类型不同。报告显示,未发现明显的大数据“杀熟”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此类问题同样困难。此前,在线旅游平台钻石VIP因预订价格比普通用户高出一倍而起诉该平台,被媒体称为大数据“杀人”第一案。但最终法院终审判决认定平台疏于对供应商的管理,构成消费欺诈,并未认定大数据“被杀”。

之所以证明大数据的“杀伤力”这么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不对等。在这方面,平台企业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远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相应的,企业掌握的算法和算力技术含量也远超后者。因此,它就像一把无影刀。它看起来像一把剑,但是没有人见过它是什么样子。

近两年,大数据“杀熟”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今年6月,中央深改委会议提出,加强平台企业沉淀数据监管,规范大数据查杀和算法歧视。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对电商平台“杀熟”大数据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上一年度销售总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按照头部平台年营收高达数千亿元计算,罚款可达数亿甚至数十亿元。重罚可能会引导平台公司更谨慎地使用大数据。

其实,平台公司也害怕“杀熟”大数据,因为无论是否得到证实,类似的指责都会给企业声誉带来很大的杀伤力,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在内外压力下,平台公司已经调整了一些引起这种猜测的做法。在今年的调查中,认为存在“杀熟”大数据并有过相关经历的受访者比例比去年下降了20%以上,证明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结果来看,我们还需要在规则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上多下功夫。此外,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平台还应设置个性化推送的关闭按钮,这可能会避免“瓜田李霞”。

为了方便,很多消费者并不反感平台为自己推送有趣的产品和信息,而是反感算法的滥用。在全球范围内,大数据和算法已经成为平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成为数字经济全球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一刀切地禁止算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