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存在保障过度与保障不足的双重问题

2019-08-26 16:30:37 来源:东方财富网

8月15日,民政部正式对外公布《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13.9万对,比上年下降4.6%;结婚率为7.3‰,比上年降低0.4个千分点,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低。

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从不同省份看,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是上海,仅有4.4‰,浙江5.9‰倒数第二,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结婚率也偏低。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空巢青年”一词走热,“孤独经济”应运而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结婚率持续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育率持续大幅下降,使得现在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二是近些年伴随着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婚育年龄逐渐推迟;第三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结婚意愿在降低。

结婚率创10年新低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民政部近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发现,以2013年为分水岭,自2008年到2018年,结婚率成“倒U”型发展。

2008年,我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98.3万对,结婚率为8.27‰。此后逐年攀升,到2013年结婚登记1346.9万对,结婚率高达9.9‰,达到顶点峰值,此后开始逐年下降,并在2018年创下10年新低的纪录。

此前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还显示,

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据咨询公司欧睿基于官方统计数据的预测,到2021年,中国成年独居人口将达到9200万。

与结婚率下降相对应的是持续走高的离婚率,自2002年以来,中国离婚率连续15年逐年上升,从2002年0.9‰升至2017年的3.2‰。《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446.1万对,比上年增长2.0%。离婚率为3.2‰,与上年持平。

“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使得婚姻的功能意义大幅度下降。所以一个国家的福利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需要把握好度。”在陈友华看来,家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制度,当家庭面临挑战,人类社会就有可能出现解体。如何鼓励大家结婚生子,确实是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对年轻人建立生育与养育成本的社会补偿机制,这是必要的。”

考虑建立补偿机制

结婚率低带来的最直接问题是新生儿数量减少。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1723万的出生人口减少约200万,为连续第二年下降。同时,2018年人口出生数也创下了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利用出生人口数推算,2016年、2017年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674和1.615。世界银行和OECD组织对中国2016年总和生育率的估算结果为1.624。这离2.1的世代更替水平(实现人口稳定须达到的生育水平)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也在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

与2017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受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2018年末全国就业人员总量也首次出现下降,预计今后几年还将继续下降。同时,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加重了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给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带来挑战。

陈友华坦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甚至严格意义上要追溯到7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之时,伴随着生育率下降,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死亡率的下降,我国就已经开始步入少子老龄化进程。

而面对我国目前这一系列问题,陈友华建议,国家要积极鼓励生育,尽快全面放开对生育的限制,促使生育率在低水平上有所回升。如何鼓励大家结婚生子,确实是一件非常纠结的事情。“对年轻人建立生育跟养育成本的社会补偿机制,这是必要的。”

其次,逐步延长退休年龄。伴随着教育的扩张,人们进入劳动年龄的时间在推后,这就使得每一个人的实际劳动时间下降,需要赡养的时间更长,也会加速社会保障基金的破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