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随意提供信用卡积分 现金泛滥

2022-01-14 10:45:00 来源:北京商报

“大量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招聘代理只有发朋友圈才能赚钱”.在疫情的影响下,信用卡“逆卡”“养卡”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关于积分兑换的灰色产业层出不穷。羊毛党打着营运资金、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口号,从持卡人手中回收信用卡积分,帮助持卡人将所有信用卡积分兑换成现金,从而获得价差。不过,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从积分的折算比例来看,实现的价值远远小于银行官方渠道提供的权益。

可变现信用卡积分

信用卡积分是银行为持卡人提供的福利,可以换取真实或虚拟的权益,一直被毛党视为战场。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中间商除了通过银行官方渠道进行兑换外,还专门做起了用积分兑换现金的“生意”。

"回收大量信用卡积分,并将其兑换成现金."信用卡经纪人李波(化名)每天在朋友圈发布大量拉客信息,吸引持卡人。他告诉记者,除了白金卡、钻石卡等少数高端卡外,大部分信用卡积分都是有效的,有效期过后会直接清零。当信用卡到期时,积分将到期。最好把积分换成现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另一个信用卡中间商也在做着和李博一样的“生意”。在他口中,信用卡积分换现金换资金周转。“疫情期间,我们都面临着资金周转的问题。保留信用卡积分没用。最好把它们换成现金。任何银行的信用卡都可以兑换。积分越高,兑换的现金就越多。”信用卡中间人说。信用卡积分是如何实现的?据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实现信用卡积分的运营模式大多是通过银行兑换相应的虚拟权益商品,然后由信用卡中间商将商品兑换成现金返还给持卡人。不同银行信用卡的可兑换金额不同。以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为例。该行信用卡积分按单次消费记录金额计算,人民币20元或每2美元1分。

“这家银行刷20元卡只能得1分,很值钱,兑换金额也高,1万分可以兑换110元。”李博说。在李波的带领下,北京商报记者用信用卡积分兑换了银行提供的10个虚拟商品,共计7990积分,然后将兑换后的优惠券代码和个人支付宝账户提供给信用卡中间商,最终将现金金额兑换为88元。此外,在部分信用卡积分的兑换和变现过程中,持卡人需要提供卡号、查询密码、身份证正反面、卡正反面、持卡人手机号、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有信用卡中间商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你可以把银行账户密码发给我们代替操作。”

对于“羊毛党”来说,把闲置的信用卡积分兑换成现金,看似是“赚钱”的生意,但真的划算吗?以上述股份制银行为例,记者注意到,该行信用卡中心为持卡人推出积分扣单活动,2元可扣99分,160元可扣7990分,价值远高于实现价值。

谈及这种行为,北京浔振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义今天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银行的交易系统利用信用卡关联的账户信息和密码来验证客户身份,持卡人在出售卡内积分时会向代理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密码等私密信息,可能被非法使用。当持卡人出售卡中的积分时,他还会将上述信息透露给信用卡代理人,从而增加交易。

对于“羊毛党”来说,最赚钱的不是实现信用卡积分,而是招募不同层次的代理商。在调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很多信用卡中间商用“你每天只需要发一个朋友圈,有的人注册就能赚钱,有的人可以兑换积分,你也能赚钱,有的人可以升级会员,你也能赚钱”这样的口号来招聘代理商。

特工既有团队行动,也有个人行动。特工王美路(化名)正在招募她名下的私人特工。她向北京商报记者提供了一份银行积分兑换收益表。以某国有大银行信用卡1万积分兑换为例。黄金代理的兑换价格为120元,顶级代理的兑换价格为121元,代理代理的兑换价格为122元。

“如果你是代理代理商,扣除1万积分到122元就是代理代理商可以赎回积分的价格。如果有新客户,可以随意报价,降低价格,比如110元或者100元可以扣一万分,然后转到后台给我操作。中间差价可以赚,但做代理需要交500元的会员费。”王美路说。

团队运作的另一种代理模式更为复杂。记者从一位团队负责人处了解到,加盟代理团队大概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注册并生成代理自己的邀请码。第二步是促进会员赚钱;第三步是团队合作赚钱,其中会员级别分为黄金会员和钻石会员。

比如你交了88元的会员费,就可以升级为黄金会员。如果代理人向上级推荐另一位黄金会员,可以直接赚现金44元,代理团队每新增一位黄金会员可以赚现金8.8元。要升级为钻石会员,您需要支付498元的会员费。如果代理商向上级推荐另一个钻石会员,可以直接赚249元现金。代理团队每新增一个钻石会员,就可以赚到49.8元现金,层层积累。团队越大,利润越高。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苏表示,这种“拉人头”的方式进一步传播了非法兑换行为,影响了信用卡积分的正常使用秩序,是信用卡行业的“毒瘤”。但这类信用卡积分变现业务隐藏在社交软件中,前期很难被发现。另一方面,这种“业务”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如部分持卡人不了解积分规则、利用积分权益等。夸大宣传。但从具体案例来看,持卡人可能不会“买”,因为目前银行卡积分权益丰富,持卡人的日常需求可以消化;从积分兑换比例来看,连吸引力都不如官方渠道,很难有市场空间。

强烈的

化积分规则风险意识

为了遏制“羊毛党”扰乱信用卡市场秩序,已有多家银行发文遏止,例如,某国有大行就曾发布公告指出,按照客户信用额度的10倍设置客户单月积分累计上限,超过该上限的新增积分不计入客户积分账户,并提到将定期关闭涉嫌伪造交易套取积分商户的积分累计。多家股份制银行也纷纷调整信用卡积分规则,取消了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理的交易积分累计。

修改信用卡积分规则只是第一步,如何打击猖獗的变现“灰产”需要监管和银行的多方努力。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分析称,积分是信用卡的一种主要营销方式,但长期以来被违规利用现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有利可图。信用卡积分不但能够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还有可能和套现等灰黑产业结合,比如个人信息泄露、银行成本增加、被洗钱等违法行为利用等。近年来,银行已经开始重视调整类似的积分政策。比如更加精细化运营存量用户,将用户积分分级细化,升级相关风控举措;积分和实际场景消费更加紧密联系。

从持卡人角度来说,苏筱芮进一步指出,持卡人面临两方面风险,一是违规交易信用卡积分被银行采取相应手段的风险,二是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甚至被不法利用的风险。银行要提升持卡用户的数字素养,强化积分规则的告知与风险意识的建立,要针对此类行为设立相应的投诉、举报制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