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吸收方已通过合并 万亿城商行重组有新进展

2022-03-14 10:38:00 来源:北京商报

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一行三会”取得新进展。3月13日,记者注意到,继中原银行正式宣布以近285亿元收购省内三家城商行后,作为受让方的洛阳银行、焦作中旅银行、平顶山银行已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吸收合并相关事宜。同时,三家银行的相关人员也透露了合并的消息,并表示合并不会影响客户的业务。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按照四家银行2020年年报的资产规模,如果合并完成,中原银行总资产将达到1.24万亿元左右。

被吸收方同意合并

中原银行吸收合并省内三家城商行,又有新发展。3月13日,记者注意到,作为被吸收方的洛阳银行、焦作中旅银行、平顶山银行近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吸收合并相关事宜。

根据协议,本次合并完成后,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注销法人资格,其所有有效的财产、债权、债务、业务、网点、从业人员、合同等合法权利和义务由中原银行依法继承和承担。目前,该合并仍需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记者从三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处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消息。目前,三家银行正在进行合并,但合并的具体日期尚未确定。至于合并后客户的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其中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不会受到影响。合并后,银行的资产规模会更大,储户的存款也会更安全。“银行产品名称在合并后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合并前银行办理的业务不会受到影响。”另一位参与合并的银行工作人员介绍。

对于合并后客户是否需要更改相关凭证的问题,另一位参与合并的银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银行合并后可能会涉及相关凭证的更改,但也尊重客户的需求。“之前我行更名后,部分客户仍持有原行的银行卡,但目前仍可照常办理相关业务”。

上述其中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合并后,网点名称会发生变化,但一般情况下,网点不会被裁撤,除非两家银行的网点相邻,否则可能面临网点的调整和裁撤。

据了解,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的前身分别为洛阳市合作银行、平顶山市商业银行、焦作市商业银行,分别于2009年、2010年、2015年成为新名称。资深银行业分析师王建辉表示,银行合并对客户的直接影响很小,可能会涉及银行卡的更换。但是大部分业务调整都是在机构网络平台上进行,要求客户做的比较少。对于被吸收方的客户来说,吸收合并后,资金安全性更高,网点更多,办理业务的便利性提高,服务产品更加丰富。

中原银行规模将破万亿

中原银行作为吸收体,成立于2014年,2017年7月正式登陆港交所。早在2021年10月,中原银行就公开宣布拟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的消息。两个月后,又宣布拟向上述银行股东发行约133.25亿股内资股,以清偿吸收合并约285亿元的潜在总成本。

2022年,中原银行1月26日宣布与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签署合并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原银行同意以约284.7亿元的总代价收购出售股东持有的目标银行全部股份。

至于吸收合并的好处,中原银行表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竞争,集中提高地方城商行的资本,提高抵御不良贷款风险的能力和资产质量,还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点和分支机构优化客户群,提高市场份额。

截至2020年末,中原银行、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总资产分别为7574.82亿元、2703.46亿元、1106.24亿元、994.22亿元。以此计算,若合并完成,中原银行资产将增至约1.24万亿元,远超省内另一家城商行郑州银行的5478.13亿元。

谈及吸收合并对吸收方和被吸收方的影响,王建辉认为,吸收合并完成后,对于吸收方来说,其营业网点和资产规模将得到扩大,可以填补部分地区网点布局的空白,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可以获得相关地区更加丰富的业务营销渠道资源。对于被吸收方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比如合并后可以共享合规管理系统和网络数据支持;同时,银行规模扩大后也可以承接更好的客户。

中小银行整合渐成趋势

近年来,中小银行的改革越来越热烈。在中原银行之前,最后一家完成中小银行合并的机构是辽沈银行,于2021年6月正式开业。合并后,辽沈银行接管营口沿海银行和辽阳银行的有效资产、全部负债、业务、全部网点和员工,并对辖内网点进行统一更名。此前,四川银行和山西银行也已揭牌营业。

但从合并的角度来看,四家银行略有不同。四川银行、山西银行、辽沈银行都是通过兼并重组成立新的银行,中原银行则是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其他银行。

谈及中小银行兼并重组的原因,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表示,一方面,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小,历史包袱重,品牌知名度小,市场竞争力明显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创新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不足,自身公司管理制度较差,在疫情影响后更为明显。因此,中小银行被迫从原来的“小舢板”模式向“大船”模式转变,向“抱团取暖”转变。不过,周也指出,合并后,银行能否快速整合原有的优秀管理层经验能否移植成功,都需要各家机构之间用较长的时间进行消化。

王剑辉也表示,银行合并较为常见的问题是机构之间能否有效的衔接,包括内部机构设置、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业务分配等各方面都需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同时,合并过程中被吸收方的债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

对于未来中小银行的发展趋势,王剑辉认为,中小银行合并不一定是提升竞争力最好的方法,实际上银行合并、拆分都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某些阶段规模较大对于银行比较有利,某些阶段提升专业化程度、精细化管理,规模较小对于银行可能更为有利,因此合合分分可能是未来银行业的常态,银行应该结合自己实际的情况来决定竞争策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