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家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 专家称风险总体可控

2022-04-15 10:43:00 来源:证券日报

上市银行房地产对公贷款不良率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关键指标,不良率的变化也是近两年影响银行股走势的重要变量之一。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4日收盘,已披露年报的上市银行中,去年末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2020年末略有上升。从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来看,六大行中,邮储银行不良率同比持平,交通银行同比下降,其他四家略有上升。

多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考虑到房地产企业集中信用违约主要从去年开始,且不良指标滞后于逾期指标,2022年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可能继续上升。但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的贷款占银行资产负债表总贷款的比例并不高,风险总体可控。

银行业务的资产质量面临压力。

从六大行来看,截至2021年末,六大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总额达1155亿元,同比增加414亿元,增幅55.8%;不良贷款方面,工行等4家银行不良贷款有所上升。

具体来看,截至去年末,工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338.2亿元,不良率4.79%,同比上升2.47个百分点;农行281.72亿元,不良率3.39%,上升1.58个百分点;中国银行346.94亿元,不良率5.05%,上升0.37个百分点;建设银行135.36亿元,不良率1.85%,上升0.54个百分点;邮储银行0.22亿元,不良率0.02%,同比持平;交通银行52.6亿元,不良率1.25%,下降0.1个百分点。

从其他上市银行来看,多家银行的企业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如招商银行、民生银行、苏州银行、重庆银行、郑州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2021年末不良率分别为1.41%、2.66%、6.65%、4.71%、3.47%、3.63%、1.08%,较2020年同期上升1.11个百分点。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对记者表示,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风险上升的反映。202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高杠杆房企出现资金链问题,房地产行业前期积累的风险开始显现,银行房地产业务资产质量承压。

从上市银行分析来看,邮储银行在年报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这表明近年来,受房企融资“三条红线”、“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以及区域房地产调控政策相继出台的影响,房企融资大幅收缩,商品房销售景气度持续减弱。房地产行业整体信用风险上升,个别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时有发生。同时,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行业需求下降,资金周转承压,对地方融资平台和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产生传导效应。

智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对记者表示,在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监管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下,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上升符合市场预期。虽然去年部分银行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基础并不牢固。主要原因是该行业去年加大了不良贷款的处理力度,如果已处置的不良贷款得到“恢复”,不良贷款率仍将很高。

从今年银行房地产贷款对公不良率的走势来看,不少专家认为不良率可能继续上升,但该领域风险总体可控。

田表示,鉴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预计2022年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将继续上升。不过,个人住房贷款作为银行的加权业务,资产质量还是很优秀的,银行的风险总体可控。

董希淼还表示,今年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不良贷款仍有反弹压力。

此外,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告诉记者,在调控政策大幅收紧、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下,去年房地产行业不少企业面临资金链压力,导致银行相关贷款不良率上升。今年年初,调控政策适度放松了房地产领域的政策,但调控政策对行业影响的显现尚需时日。因此,2022年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可能继续上升。

某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债权投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在回暖,但企业基本面的修复还需要时间。民营企业房地产实体风险清理尚未结束,仍有实体可能出现意外风险,对相关金融机构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投资者应时刻关注房地产领域的相关风险是否会传导至银行领域。

对于未来如何降低不良率,董希淼提到:一是银行要加快房地产领域不良贷款的处置,尽量减负;二是银行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审慎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减少新增不良贷款;第三,银行要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和个人住房消费需求。只有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银行不良贷款才能逐步改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