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险缺乏定价依据 保险公司不应盲目跟风

2022-05-31 10:41: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隔离险理赔风波引发热议。这场风波表面上看主要是理赔标准定义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但也反映了近年来保险产品的通病,即创新与风险预测识别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从产品上看,目前市面上所谓的“隔离险”的真正内涵是一种“意外险加隔离津贴责任”,对被保险人进行“隔离”补偿。但这种保险责任在宣传中被有意无意地放大了,称之为“隔离险”其实是一种误解。

如果没有因为疫情导致理赔激增,“隔离险”作为一种获客产品,无疑可以拉近保险公司与客户的距离,也是一种有益的创新。但当风险失控,引发理赔纠纷时,就会出现“保险理赔难”、“保险骗人”等质疑,行业声誉“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无疑与整个保险业近年来打造“社会稳定器”的努力背道而驰。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这种“隔离险”的创新出发点是补偿被保险人因疫情造成的费用。可惜的是,无论是设计还是运营层面,产品提供者都没能做到真正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只是依靠“隔离补偿”的宣传和低成本优势在各大平台收割流量。同时,部分地区的反复疫情也带动了隔离险的销售高潮。毕竟案例数据的增长无形中成了产品的宣传背景板。平台数据还显示,在疫情波动期间,隔离险的销售尤为火爆。

但在销售端的背后,产品风控端亮起了红灯。人类几千年的经验无数次证明,传染病的风险趋势是不可预测的。这是常识。你知道,我知道,保险公司也知道。所以在3月份疫情频发的时候,一大波热销的隔离险下架,收缩货源,因为风险不可控。所谓产品设计的“隔离责任”,隔离期间要交多少钱,其实缺乏定价的依据。当静态产品遇到动态变化时,保险公司是否预见到赔付成本会大幅上升,出现大量理赔纠纷的情况?

笔者注意到,这场索赔纠纷已经开始了。在早期产品推出之初,一些保险公司的销售相当积极。但在潜在的高风险区域被封闭控制之前,往往可以获得一波销售高潮。有些“懂行的人”还当场踩点购买,同时从朋友、亲戚、邻居那里“批量”拿出保险。在隔离险的保险基数不够大的情况下,大量的潜在理赔者为后续的风险爆发埋下了很多隐患。

一个创新型保险产品的出现,就像一个婴儿的诞生。如何在产品出来之前做一个常规的“体检”,做到“优生”,这也是行业创新的前提。

创新从来不是盲目的追求。相反,很多创新其实都是“旧物”。如何从中发现新的服务模式和理念,更好地服务大众,才是目标。快递柜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我们提供这么多的便利。笔者期待保险公司会有更多创新的好产品,但也要控制好这类“噱头产品”的问题,真正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