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有多依赖中国?结果 官方发出了灵魂拷问

2022-02-09 10:43:00 来源:第一财经

近日,日本内阁府发布的《2021年世界经济潮流》报告用直观的数据解释了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程度。

报告以疫情前的2019年数据为例,对比了主要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结构。结果表明,与美国和德国相比,日本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种类更多。报告显示,在约5000个进口品类中,中国占50%以上(以货币计算),日本有1133个品类(占23.0%),美国和德国分别有590个品类(占18.1%)和250个品类(占8.5%)。

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中国人告诉CBN,使用中国电子产品的日本朋友太多了,从华为、小米的手机到联想的电脑,应有尽有。不仅是琳琅满目的实物产品,中国推出的服务和文化创意产品也逐渐渗透到日本市场。“抖音(海外版颤音短视频)在过去两年里越来越受日本年轻人的欢迎。”他说。

与此同时,疫情后经济迅速恢复的中国也从日本进口了大量有色金属、汽车、塑料等工业品。从中国游客“抢购”日本的日子,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在日本大卖,中日市场越来越捆绑。“在中国,距离、消费习惯甚至文化对国内卖家来说都很容易。”上面中国人说。

2月1日,人们参观了日本横滨的中华街。新华社

这些商品源自中国

报告称,随着经济增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进口来看,2009年至2019年,中国在各国进口产品数量中的份额几乎没有变化。以德国为例,2009年,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占其进口总额的9%,十年后,这一比例约为8.5%。日本产品从中国进口的比例略有上升,从2009年的22.4%上升到2019年的23.3%。

那么,哪些与日本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源自中国呢?报告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那一年,日本市场上几乎99%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都来自中国。那一年,从中国进口手机的比例高达86%,较2009年的69%大幅提升。从中国市场进口的电脑零配件比例约为62%。与这些高科技产品相比,对服装、鞋子等的依赖。2019年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较2009年明显下降,达到50%左右。

中国人还表示,除了有代表性的电子产品,其实近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游戏、中国品牌服装、支付宝、单车共享等在中国已经非常受欢迎,已经“占领”了日本市场,成为日本年轻人的最爱。

不仅是进口,中国市场也是日本各行业不可低估的出口市场。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农产品出口值较上年增长25%,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达到1.24万亿日元(约合108亿美元)。在出口目的地中,mainland China以19亿美元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中国香港和美国,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因此,总的来说,日本超过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

日本农林水产省认为,去年全球疫情仍在波动时,日本农产品出口激增是因为中国市场率先控制疫情,以及中国餐饮业在经济复苏阶段的需求。

日本葡萄酒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日本对外贸易组织展台拍摄食品和农产品E

跨境电子商务有助于加速中日进出口贸易,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今年,JAL还将开拓新业务,利用中国消费者最熟悉的社交软件“微信”,为有意在中国市场销售商品的日本企业提供上架、配送等一揽子服务,涉足中国跨境电商市场。

东南亚“看起来很美好”

日本内阁府的报告指出,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有很多进口产品集中在中国的现象。然而,报告也发出了“灵魂拷问”:当中国品牌对自己在日本市场的存在感到愤怒时,日本还有替代进口市场吗?“美国还可以依靠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向其出口各种商品;德国倾向于将进口需求分散到欧洲国家;日本呢?”

早在这一数据公布之前,日本政府就已经启动了2435亿日元(约合135亿元人民币)的“百亿补贴”计划,呼吁日本企业改革供应链,比如迁回日本或东南亚。然而,做出回应的日本公司非常有限。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中国国际税务合伙人李对CBN表示,可以追溯到四五年前,当时日本制造业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当时大部分日本企业已经有了“中国一号”战略,有些还是比较低端的。

的生产线迁移到东南亚国家,利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但其实多年来,迁移后的日企在东南亚当地发展也是喜忧参半”。

他举例道,部分日企发现东南亚当地的员工技术能力没有中国员工那么好。“比如,越南的企业生产成本可能是国内的1/3,但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在产出力方面可能是越南劳动力8倍的优势,因此企业供应链调整至东南亚,事实上的成本不一定是真的低。”

在李子聪看来,判断所谓的生产成本,决不能看绝对生产成本,而是要看当地员工带来的实际产出力。

去年,长期从事半导体晶圆传送设备制造的日本Rorze公司就已调整其海外战略,准备把近些年一直集中在越南的生产基地搬迁至中国。按照公司的计划,在2022财年,公司计划在中国利用租赁工厂,进一步推进量产,来满足世界各地用户的需求。

据日媒报道,当初Rorze选择越南市场的原因便是看中其低成本的劳动力。但是疫情的出现打乱了企业的计划。疫情在当地的持续扩散,使得企业在越南的工厂生产时断时续。因此在全球疫情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防疫形势较好的国家显然成为了“香饽饽”。为此,Rorze去年在中国的子公司加强了车间建设,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投产。稳定持续的产能,对成长中的企业意味着成本更低、市场份额更大。据透露,Rorze公司的计划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在越南建立新工厂,另一方面在中国建立中长期的产业基地。

低劳动力成本时代一去不返

多年来在中国市场的深耕,中国市场对日企的吸引重心也在转变。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2021在华日本企业发展调研报告》指出,最近五年在华日本企业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即便是深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华日本企业数超过3.3万家,为5年来的最高。从营商环境看,日企对在华待遇和经营环境总体满意。报告显示,65%的受访企业认为与国内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或待遇更好。

对于受访日企而言,低劳动力成本已不再是日企在华发展首要看重的因素,认同这一比例的受访企业仅为21%。相反,看重中国这一巨大消费市场潜力的比例高达87%。其中,产业链完整度、新业务发展配套举措、物流便利和财政补贴是日企未来拓展在华投资时考虑的前四大重要因素。

日本瑞穗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菅原俊一(JunichiSugawara)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日本对中国在产业方面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日企在将其产业链多元化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在未来,不能仅仅是把中国视为一个出口加工基地,更重要的是一个市场,一个消费这些企业所生产产品的市场。

1月31日,日本东京塔亮起“中国红”。新华社

他表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已于1月1日生效,中日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未来更多商品将在两国间更顺利地流动。

《日本经济蓝皮书》也认为,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加工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向消费中心转移。从数据来看,中日双边贸易有可能会减少,因为一部分供应链不再通过国家间的贸易完成,但是中日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会因此减弱。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中日货物贸易总额达到371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近年来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日本则是中国次于东盟、欧盟和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