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电 随着“年关”的临近,国内不少地方的公积金政策相继进行了调整。记者了解到,广州、济南、合肥等近20个城市近期出台了涉及公积金的新政策,包括提高缴存基数和可贷额度。分析人士指出,宽松的公积金政策将有助于市场回暖,增强购房者信心。
7个城市提高公积金缴存基数。
12月以来,广州、长春、珠海、嘉兴、茂名、韶关、包头等地均上调了地方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缴存金额下限也有所上调。以广州为例,其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由2100元调整为2300元;长春市城镇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由1780元调整为1880元;将珠海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由1720元调整为1900元;自12月起,在嘉兴,缴存基数未达到最低工资标准(2070元/月)的职工将统一上调至最低工资标准。
记者了解到,存款基数的年度调整是公积金制度实施以来的“规定动作”,但每个城市的调整时间并不相同。比如南京每年调整时间为7月,2021年7月调整后,南京市职工每月缴存公积金理论最高额度可达8280元,比上年增加792元。每年年底都有很多城市调整。经过调整,以上七个地方可以扩大员工的使用范围,支持刚需买家的需求。
第一套房的可贷金额提高。
除了提高存款基数下限外,一些城市、省市也为这些人提高了首套房公积金的可贷额度,以吸引高层次人才。11月30日,河南出台了新的公积金政策。高层次人才夫妻双方均在省会中心缴存6个月以上(含6个月),家庭购买郑州市首套自住住房,最高贷款额度80万元,同比增长50%,120万元。
此外,沈阳也在9月出台了相关新政策。高层次人才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时,最高贷款限额可放宽至1.5-4倍,原最高限额在60-240万元之间。
自由职业者被纳入公积金缴存范围。
记者注意到,一些城市也已将自由职业者纳入公积金缴存范围。比如合肥宣布,自12月1日起,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以个人名义缴存住房公积金,享受贷款优惠政策。月缴费基数指社会保险缴存基数,缴存比例为5%-12%。此外,广州也在11月26日推出了新政。自由职业者可自愿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享受与被强制缴费员工同等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府保障房等便利措施。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积金政策门槛的降低,可以保障有薪员工买房的权利,帮助市场回暖,促进楼市交易。预计2022年公积金政策仍将保持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