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首年销量不佳 市值蒸发1731亿 魏健军需6000亿营收目标“踩刹车”

2022-03-14 14:37:00 来源:搜狐财经

2021年,哈佛推出了《初恋》《赤兔》《野兽》《H6》两个新版本,哈佛售出了11款。

销量方面,大狗最高月销量超过1万辆,2021年月均销量8400辆,年销量10万辆。初恋和赤兔的月销量基本都在5000以下。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哈弗Beast,12月上市仅两周就交付了近7000辆。

最经典的哈弗H6在2021年销售了37万辆汽车,比上一年减少了6000多辆。

2022年,哈弗销量急转直下。在1月份销量同比下降25.66%的情况下,哈弗2月份销量下降31.23%。哈弗H6甚至放弃了连续100多个月蝉联“国产SUV销量冠军”的宝座。

在主品牌哈弗的拖累下,长城2月销量整体下滑20.5%,延续2021年8月以来月均20%的跌幅。

威品牌是长城2021年频繁推新车的又一品牌,也是长城新能源战略的支柱品牌之一。去年5月和去年下半年,威品牌推出了摩卡、拿铁、玛奇朵四款咖啡系列。今年3月,它还推出了新版摩卡。

2021年全年,威品牌累计销量5.83万,摩卡最高月销量4845,玛奇朵2513。

威品牌定位为下一代智能车,被寄予厚望的咖啡系列,最高销量难以与同为混动SUV的比亚迪唐DM-i抗衡。相对于月销量逐渐破万的唐DM-i,咖啡系列并没有表现出与之抗衡的能力。

今年2月,威品牌销量较1月的49.35%大幅收窄,但同比仍下滑19.15%。1-2月,威品牌累计销量9530辆,同比下降45.54%。

欧拉长城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品牌。旗下黑猫、好猫2021年销量11.3万辆,占长城汽车新能源销量的85%。

欧拉也是今年长城终端销量下滑较少的品牌。虽然2月份销量同比下降15.09%,但前两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9490辆,同比上升10.53%。

但对于2025年要实现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是新能源汽车,也就是3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长城来说,目前欧拉和蔚来品牌的销量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产品没问题 只是营销不够?

长城今年首年销量数据难言乐观,2月累计销量7.08万辆,甚至未能进入汽车厂商销量榜前十。

对于销售端遇到的问题,长城归咎于供应商供货不足。长城表示,主要是由于独家供应商博世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供货不足,正在积极与博世和芯片厂商沟通解决问题。

欧拉是第一个打破这个难题的人。2月中旬,长城回应外界。由于芯片短缺、零配件供应、新能源补贴等问题,欧拉黑猫和白猫两款车型停止接单。

欧拉品牌CEO董玉栋甚至透露,在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单只黑猫就亏了一万多元。

除了供应链问题,魏建军的长城产品销量不好,被认为是营销不够。

2022年初,威品牌重点推出了以DHT-PHEV为代表的长城高端混合动力技术和产品。

Moddht-PHEV启动预售时,魏建军在内部会议上直言:“魏品牌的产品没有问题,每一项技术都是杠杠的”。没有新势力卖得好的原因“只是因为营销不到位”。

财务数据或许可以印证魏建军的说法。

财报显示,前三年从年度营销费用来看,2018-2020年,长城汽车基本维持在40亿元左右的销售费用,支撑旗下五大品牌20多款车型,平均每个品牌的营销费用只有80-10亿元。近三年,理想的营销和管理费用分别为3.37亿元、6.89亿元和11.19亿元。

可见五大品牌齐头并进,新车发布加速,稀释了长城的营销资源。

目前,长城无力大幅增加营销投入。2017年至2020年,长城净利润一直在50亿元左右,三年销售费用超过40亿元。

2021年长城预测净利润达67.81亿,相比2016年的105.51亿,仍下滑35.73%。

营收破千亿,净利润没有以前高,长城成本压力凸显。一款车或者一个品牌的营销投入一旦大幅度增加,就会对长城的利润造成很大的压力。

根据市场规律,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营销费用,形成消费者的认知,才能打开市场。汽车行业的导入期一般在3-6个月之间。

以魏牌为例,去年间隔3-4个月就推出一款新车,往往会导致市场对前一款产品还没形成充分认知,就又来了新产品。

那些“半新不新”的产品因此陷入尴尬境地,从销量上看还没到达成长期,企业的资源就转去投入更新的产品了。

除了钱与时间,明确的定位即品牌诉求也是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魏牌CEO李瑞峰表示,新推出的摩卡DHT-PHEV价格在30万以上,后续圆梦系列、MPV系列等车型定价都将冲击30万-40以上的高端市场价值,最终形成在高端市场形成完整的车型矩阵,直接冲击BBA和新势力的市场核心。

然而,价格在30万以上的豪华车的营销很少将技术当作核心卖点。奥迪强调操控稳定性、宝马诉诸驾控乐趣,奔驰强调商务豪华。新势力中,理想通过增程式大七座SUV打造移动的家,蔚来通过“女王专属副驾”等概念及一系列粉丝活动,强调专属感强化身份认同。

从豪华车的经验来看,成功的营销必然要从产品特点、用户运营、企业形象等多个方面协调一致的诉诸目标人群。

而“0焦虑智能电动”的品牌定位,既不新鲜,也与近日摩卡DHT-PHEV一再强调的“最好的混动解决方案”出现了不一致。竞品中,理想、岚图同样符合该定位,并非是足够独特的产品诉求。

五大品牌齐头并进 谁来统筹资源配置

营销节奏、策略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组织架构能否有效协调资源的问题。

早在2020年发布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之后,长城就进行了一系列组织变革以配合新产品策略:强化作战单元的概念,将“作战单元”打通,让品牌公司的各“作战单元”有机会直接面对用户。

作战单元中实行类似于丰田汽车的“CE(总工程师)制度”,即在开发新产品时配备一个车辆开发中心CE,该中心与企划、研发、生产等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汇报。

“组织架构调整实际上每个公司都很重视,早期是‘1.0版本的小作坊式’,然后是按职能划分的2.0版本,现在进入3.0版本,我们叫‘小前台、大中台、强后台’。”魏建军曾向媒体介绍,后台主要出政策、做研究、做前沿的东西。生产属于中台,配有财务、人力资源、技术等支持。前台是品牌,哈弗、WEY、长城炮、欧拉、坦克每个品牌都是一个作战群。

由于前台直面市场,长城汽车构建了“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的组织形态。魏建军表示,“各作战单元实行队长制,特别像我们小时候看的‘加里森敢死队’一样,他们在前面打,我们后方要支持到位,他们的决策、营销方法,给用户如何服务,他们的主张和建议最重要,因为我们在后面并不知道前方(市场)发生什么?所以给他们极大的授权。”

从公开报道中可见,长城汽车每个品牌都有独立的营销团队,更强调单个品牌的独立性以提高决策的灵活性。

搜狐财经从长城内部也了解到,当前五大品牌下各个品牌相对独立运营,集团会整体把控传播资源,具体的传播节奏和预算都是各品牌公司自己各显神通。

现实情况也印证了长城汽车整体的营销策略、产品节奏就相对缺乏整体把控。

从去年的产品上市时间来看,哈弗及魏牌分别在5月推出了赤兔及摩卡两款车型。12月,哈弗和魏牌又分别推出了神兽及拿铁DHT。

尽管他们的产品定位及目标人群不完全相同,但他们的价格区隔非常接近,且在同一个月推出,仿佛两个题材类似的电影撞了档期,必然造成宣传、营销资源的争夺。

一位曾在长城汽车营销部门工作过的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长城当前各个品牌的关系有点像“内部赛马”,尽管没有明确要求,但相互之间不自觉在内卷。

某位曾服务过BBA的品牌策略人士表示:成熟品牌在营销过程中,往往对产品在家族谱系中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比如3系是家中的“哥哥”,4系是“妹妹”等等。

而长城目前还没有理顺各个品牌的关系,如去年坦克从魏牌剥离出来、今年魏牌重新品牌定位等,还处在变动期。市场难以对品牌、产品形成明确的印象,只有一个整体的长城的认知。此时哈弗和长城同时发布新车,即使产品价格、目标人群有一定区隔,也难以让消费者形成明确的产品印象,造成品牌内卷。

在产品模块化、平台化开发及共享中台的研发趋势下,同平台量产车型的成本相对下降。但每款车型从策划到试制试验再到量产,都需要大量真金白银的投入。

对制造企业来说,试错成本相对高很多。一个模具、一条生产线往往就是上亿的费用。即使是同平台车型,也需要调整零部件储备、考虑设备运行兼容性等。

这就更需要从集团层面进行成本控制、资源调度、制定市场策略,来尽可能的提升每款产品的成功率。

长城汽车希望通过组织的变革能真正实现向用户型企业的转型,然而无论转型走到哪一步,最根本的还是调配好资源,从产品策划到研发再到营销,明确自己每一款车要面向的用户群体,找到用户才是做好转型的第一步。

重压之下,长城更需谋定而后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