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尚鑫”

2022-07-26 10:36:00 来源:北京商报

受银行理财投资者结构、风险偏好、投研能力等因素影响,商品类和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长期被视为银行理财的“短板”,但最近这一类理财产品有所增加。7月25日,记者注意到,中国理财的网络商品和金融衍生品已增至7只,其中今年新增3只由招行于近日发行。

作为银行理财的“稀缺产品”,各家理财公司对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理财产品发行态度谨慎。招行现在陆续发行这类产品意味着什么?以后还会有其他的理财公司吗?

银行理财稀缺品“上新”

7月25日,记者今日梳理中国理财网发现,近日,招行连续发行了三款商品类和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分别为1号、2号和3号理财计划(以下简称“招行中证500固定指数增强策略1号、2号和3号”)。

产品信息显示,三款理财产品均属于R5(进取型),投资期限为7天至1个月,其中招银理财中证500固收指数增强3号的起始日为7月24日。

招行官网信息显示,上述三款理财产品属于招行理财的系列,主要投资于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房地产、一级市场权益或对冲策略。

目前,招银理财中证500固收指数增强1号、招银理财中证500固收指数增强2号产品说明书均已发布。根据产品说明书,招银中证500固收指数1号、招银中证500固收指数2号的认购起点为40万元,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收益互换等场外衍生品,涵盖不低于80%的股权、商品、外汇、利率等衍生金融工具,以及存款、存单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北京商报今日注意到,除了上述三款理财产品,根据招行官网信息,一款名为“招行理财增强享中证500指数12号理财计划”的理财计划于7月25日推出。不过,与招银理财中证500 1号、2号、3号公募产品不同,该产品为私募发行,认购起点为100万元人民币。

对于招银理财近期接连抛售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原因,记者联系招银理财,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招银理财近期接连发售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丰富产品类型,相关产品设置了40万元以上的较高投资门槛。可以看出,这些产品的目标客户主要是针对少部分投资者。资深银行业分析师卜振兴认为,除了拓展产品类型满足投资者需求外,也反映出招行对相关指数更加看好的趋势。

据了解,中证500指数是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开发的指数之一,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多家中小板公司的股价表现。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中证500指数自4月27日一度跌至5158.48后,一直震荡上涨,6月1日至7月25日累计上涨3.4%。

“稀缺”现状能否改变

商品金融衍生品等金融产品是银行理财的“稀缺品”。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理财产品数量约为31759款,而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仅有7款,占比仅为0.022%。

谈及商品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数量较少的原因,刘银平指出,商品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收益规律复杂,收益率波动较大,因此产品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也可能造成一定的本金损失。但银行理财投资者整体理财水平不高,大多对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等理财产品的投资和收益不甚了解,无法承担高风险,因此该类产品发行量一直较低。

从产品发行时间来看,除了招银理财中证500近期发行的1号、2号、3号三款理财产品外,其他四款商品类和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均在2020-2021年发行。

根据要求,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于80%。由于衍生品资产具有一定的杠杆性,资产本身波动较大,所以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比其他产品更明显。以“兴银理财指数新动力2号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净值型理财产品”为例。根据该理财产品2022年一季度报告,96.33%的募集资金用于投资衍生品。该产品自2021年9月27日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948%,年化累计净值增长率为-7.7474%。

中国(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认为,衍生品资产具有相对较高的波动性。虽然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公司正在探索将固定收益业务引入股权市场,但相关人才的短缺和现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此类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和合规。因此,理财公司对于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的推出会相对谨慎。

对于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的后续发行趋势,刘银平认为,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本身属于小众理财产品,只面向少数投资理财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销售,因此预计短期内此类产品的发行量不会很大。

卜振兴表示,后续仍会有机构“试水”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理财产品,客户风险偏好高、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公司有望发行。然而,这种产品。

行难度依然很大,以现有发行该类产品较多的股份制银行旗下理财公司为例,发行此类产品需要设计相应的风险缓释措施,例如对冲、增强等,还要做好投资者教育。

“目前发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实际还处于‘试水’阶段,面向的发行对象主要是投资偏好相对激进的私行客户。”对于此类产品的发行,王红英建议,理财公司要站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持有审慎态度,通过专业、科学的投资方式尽可能去提升客户收益。此外,还要做好客户筛选工作,及时建立相关的风控合规体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