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跨越“黄金十年”打造资本市场压舱石

2022-08-09 10:43:00 来源:证券时报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中国的公募基金行业来说,过去的十年可谓是跨越式发展的十年。

马华基金十八大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朝着“规范、透明、开放、活力、韧性”的新时代目标稳步前进,公募基金行业日益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支撑。

如今,整个市场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已经超过了1万只,这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站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民财富增长、理财需求爆炸的肩膀上,公募基金行业的未来依然不可限量,尽管有波折。

普惠金融走进千家万户

公募基金门槛低、透明度高,成为公众分享资本市场增长红利、实现财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是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证券公司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报告》,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金投资人规模超过72亿元。10年前,基金户数不到4000万户。十年间,公募基金投资者数量增长了17元倍。

“这是我买的第一只基金,也是我最大的重仓股基金。”2006年,彭女士购买了一款基金产品。自从买了之后,彭女士就一直拿着16块钱一年。“我是一个坚定的长线人士,看好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我的投资信念。”彭女士投资基金的经历,是公募基金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的缩影。

十年来,公募基金持有武汉日夜累计回报6.25万亿,持有武汉日夜累计分红1.2万亿。

日日夜夜在武汉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益谦直言,公募基金行业在过去十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最核心的变化是,公募普惠金融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投资者认可和接受,武汉控股日日夜夜持续上升。公募基金的专业价值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投资者实现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成为最重要的公众理财选择之一。

除了在投资管理方面不断优化和提升投研实力,公募基金在过去十年不断夯实服务基础,投资者教育和服务也在不断加强和拓展。

广发表示,优质的资本市场需要成熟理性的投资者,投资者教育是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应该肩负起实施高质量投资者教育的责任。要继续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加大投资者保护、陪伴和引导力度,进一步提高投资者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教育和服务,促进投资者形成健康理性的理财理念和投资行为,使投资者更好地参与、支持和配合市场发展。

此外,公募基金还在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职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参与和帮助中国养老三大支柱体系的建设。

武汉日日夜夜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益谦认为,公募基金通过汇集公募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发展资金;其专业的定价能力大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有助于加快宏观产业转型,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个人投资者也充分分享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产品总数已超过1万只,管理总规模达到27万亿元。两大核心数据稳步上升,行业发展日新月异。

Wind统计显示,2021年末,公募基金持有的a股市值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15.5%。公募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公募基金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货币、固定收益、股票、QDII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此外,基金行业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公募REITs、ESG主题基金、MSCIA50ETF元ETF、双创50元ETF等各类创新产品快速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满足投资者理财需求的方式方法。

雷,十年前首次加入嘉实,担任机构投资及固定收益业务首席投资官,后担任嘉实基金总经理,至今已有四年多。在他看来,公募基金行业过去十年的三大变化最令人印象深刻。

10年前,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万亿左右,整个市场上1000维度的公募产品也就那么几个。现在这组数字是一万亿,27元过万,债券和混合型基金占了半壁江山。

十年前,个人投资者对资产管理知之甚少,机构投资者尚未形成系统的外包布局;如今,具有理财经验和资本市场知识的个人投资者比例显著增加,机构客户对账户业绩需求和风险特征的要求更加明确。

十年前,公募基金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银行销售,客户经理靠佣金收入,产品销售是首要工作目标;如今,银行代销、互联网平台代销、第三方投资代销、基金公司直销等渠道百花齐放,销售端逐渐向以客户盈利和“以盈利体验为中心的长期陪伴”的投资顾问角色转变,这也反哺基金管理人更加精细化的产品分类模型和业绩评价方法。

2000年至2021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公募净值优势在大资管市场日益凸显。

来自竞争

格局来看,剔除货基、短期理财基金后,近3年头部基金公司份额相对稳定,前十大基金公司规模占比约40%。此外,已有39家基金公司规模迈入千亿元级,8家公司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元,头部效应明显。

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募基金产品类型丰富,货币基金占比最大,债券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其中,货币基金占比最大,存量规模10万亿元,占比39.4%;股票、混合、债券基金存量规模分别为2.1万亿元、5.3万亿元和7.4万亿元,占比分别为8.2%、21.0%和29.1%。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中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约3.42万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了4.5倍。通过发展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募主动引导社会金融资源流入先进实体产业,持续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认为,近十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作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本,帮助公众分享资本市场成长的成果,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表示,展望下一个十年,公募基金行业依托产品和服务,在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等方面,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包括以下三大方向:一是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着力提高公募基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力发展权益基金、指数基金、中低波动型产品,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稳定性;二是深度参与养老金融服务,开发设计更多满足老百姓需求的养老基金产品,引导和培育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三是提升公募基金服务客户的专业能力,通过产品和服务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特别是在产品数量越来越多的背景下,亟待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投资顾问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账户管理和投资管理服务,更好地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完善制度打牢基础

近十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持续推进基础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开放,为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表示,从传统封闭式基金谢幕,到开放式基金占据主流,从宝宝类产品主动控规模,到回归主动管理本源,从保本、分级基金退出历史舞台,到公募FOF、养老目标基金跑出加速度,从卖方销售监督,到买方投顾起步,从基子非标融资压缩,到公募REITs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创新,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最终才迎来了“黄金十年”,每一次鼎故革新的背后,都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2013年6月,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正式施行。作为基金行业的根本大法,新《基金法》遵循“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原则,为公募基金提升管理能力、拓展创新空间、打造竞争优势提供了法律指引。

此后,监管逐步放宽公募牌照限制,促进公募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允许公募基金管理人实施专业人士持股计划,留住人才。截至目前,已获得公募基金管理牌照的机构有159家,其中22家为个人系基金公司。2014年开始,基金行业股权激励开始由点及面展开。目前,行业共有30家基金公司通过高管持股、核心员工持股等方式实施了股权激励。公募市场参与主体更趋多元化,行业不断扩容,“鲶鱼效应”逐渐显现,进一步激发了公募基金行业的活力。

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颁布,开启了统一的大资产管理时代,释放出公募基金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动能。在资管新规的指引下,传统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居民资产配置向标准化、净值化的公募产品转移,公募基金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信托和券商资管规模较2017年末分别下降2%、24%和51%,而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则上升了121%,成为增长最快的资管子行业。

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行业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了涉及四大方面的16条举措,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金鹰基金总经理周蔚认为,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严格的合规风控要求、第三方独立托管、资产组合管理、净值管理等规范性制度,为公募基金行稳致远提供了保障。

李文说:“站在行业发展新阶段,基金公司未来除了继续遵守法律制度、严守合规底线、开展规范经营之外,还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真正成为心系‘国之大者’的践行者,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既要“引进来”

也要“走出去”

十年来,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提速,外资纷纷来华布局公募业务,同时公募基金通过子公司、QDII产品加大布局境外市场,登上全球舞台,公募基金行业对外开放成果显著。

2018年,外资参股占比放宽至51%,2020年参股比例完全放开。目前,外资参股、控股和独资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共有48家,占比在三成左右,公募基金行业“引进来”卓有成效。

在“走出去”方面,超过20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设立子公司,具备QDII资质的公募基金公司数量接近50家。

十年来,QDII基金总规模、产品数量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产品数量已经达到206只,资产净值合计2500亿元。在覆盖全球资本市场方面,QDII按投资区域可以投资16个类别,投资标的覆盖股票、债券、商品、指数等,投资范围涵盖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

外资也纷纷来中国布局,中外资同台竞技,对于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陈晓升说:“外资本身有很多长处和优点,他们的发展历史比我们更悠久,他们的整个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以及全球视野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提升,这对投资者来说,无疑也是有益的。”

周蔚则认为,外资机构不断加入将为国内资本市场带来增量海外资金,持续注入源头活水。外资机构参与度的提高,将完善A股市场长期定价机制,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中欧基金刘建平看来,国内公募基金管理人需要学习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提升管理能力和竞争力。

经雷认为,中资、外资和合资背景的公募基金共同深耕大资管市场,更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更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模式,这将给中国居民财富资产配置、养老目标规划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百舸争流铸就基业长青

过去十年,在资本市场的长跑中,有些公募基金公司持续领跑,扩大领先优势,有些则跑得越来越吃力,慢慢掉队了。领跑选手有哪些心得?

陈晓升说,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将回归主动管理本源,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比拼各家的投研和服务能力。公募基金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永远是最宝贵的资源。随着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加剧,各家公募公司必将在投资、研究、金融科技、营销服务人员等多条赛道开展更为激烈的人才竞赛。

经雷总结了“基业长青”的三大制胜法宝:专业是基金公司长远发展之本;机制和管理是基金公司长远发展的保障;人才是基金公司发展的核心。

公募基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敢于放弃短期利益,追求长期目标,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不仅要切实从治理体系、考核模式、激励机制等方面,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还要通过持续不断的能力建设和产品创新吸引长期资金,成为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的中坚力量。

资产管理机构要塑造卓越的资产管理能力,最基础的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解锁世界的未知,最终在管理好风险的基础上使得客户利益最大化。在基金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并不只是对资本市场的边际变化的判断,或者策略的几次调整对错与否,而是“人”。归根结底,资产管理的收益来源于人的超额认知、人的基本素质,专业人才的安心成长则来自公司对人的合理配置。

周蔚特别强调了差异化发展路线。他认为,公募基金头部效应明显,基金公司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短板和定位,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布局。从一开始就打造囊括市场上所有品类的全产品线,前期投入大,后续经营也存在很大难度,并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长期在某一个或几个战略方向上精耕细作,打造公司别具一格的品牌特色,积累业绩、打造口碑,持之以恒,成效就会显现出来。

“资产管理之道,不在朝夕之赢,而在长远之兴。”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表示,“基业长青,需坚守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切实做到行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需切实提高公募基金行业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的能力;需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