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探险活动收官

2023-02-20 14:33:00 来源:光明网

不少人曾被王维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勾起过豪情万丈的“沙漠梦”——赴孤烟大漠,看一场日落,在无垠黄沙古道,听驼铃连绵颤响……然而,当你真正步入大漠深处,可能就没有这种“诗情画意”了。

大沙漠,从来都是荒寂和险恶的象征,令人望而生畏——“走得进 出不来”——这是维吾尔语对塔克拉玛干的注释。呼啸的风沙中,探险的脚步从未停止,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家对极境之地发起了挑战。

近日,华为Mate 50系列与中国探险协会共同发起的“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活动收官。2月19日,活动收官仪式在华为智能生活馆·乌鲁木齐CCMALL举行,并邀请各位嘉宾及参与本次活动的3位探险家莅临现场,一起见证活动收官。

本次的活动场地选取在新疆首家华为智能生活馆·乌鲁木齐CCMALL举办。华为智能生活馆在全国遍地开花,是华为新零售战略加速推进的重要一步。华为智能生活馆集智慧出行、智慧办公、运动健康、影音娱乐、智能家居五大生活场景体验区,让消费者全方位感受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莅临收官活动的各位嘉宾在参加活动之余,也在店内体验到了华为1+8+N全场景全品类布局带来的优质体验。

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探险活动收官

此次探险活动,何玉龙、龙文、张鹰3位探险家以新疆若羌县米兰古城为起点,徒步千里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家们探索、记录了尼雅遗址、达里雅布依乡等地的古老历史及人文风貌,完成了一次科技与历史的“对话”。

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探险活动收官

跨越山海终见曙光,昆仑精神指引科技革新

华为一直在创新的路上不断攀登向上,坚持不懈引领行业向前;虽然华为面临各种艰难险阻,但是依然坚定执着。

“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挑战之旅,对华为Mate50系列的技术要求很高。探险途中会遇到极端温度,穿越沙漠活动期间正处于冬季,白天气温为零下5至10度,夜间则是零下15度至零下30度,这无疑是对探险家身体素质以及手机性能的双重考验。同时沙漠环境相对恶劣,存在如无人区没有信号、徒步环境艰险等场景,对手机北斗卫星消息、昆仑玻璃、超光变XMAGE影像系统、恒温充电等功能也颇具挑战。

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探险活动收官

华为Mate系列工艺的每一次突破,都要有长期的投入与积累。就像巍巍昆仑山脉,经过五亿年的积累、沉淀才成为中华大地的脊梁,这种精神激励着华为不断创新引领,解决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核心痛点。

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活动是一次路途险、难度大、意义深刻的探索,而这种挑战,也恰恰是华为Mate50系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致敬极境中的敢为”的精神体现。

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科技与人文碰撞出火花

此次塔克拉玛干沙漠穿越,选择的是一条具有创造人类探险纪录的穿越路线。探险者们探访了新疆地区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的大型遗址之一的尼雅遗址,这里被誉为“东方庞贝”,曾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同时,探险队探寻了达里雅布依乡,这里是一块被中外考古探险家称为“世外桃源”的绿洲,也被人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肚脐”,达里雅布依是中国最后一个沙漠村落,当地的克里雅人曾依靠着克里雅河留存至今,对人文风情研究有着独特意义。

本次活动中,三位探险家也在现场分享了使用华为Mate50系列拍摄的精彩瞬间。有使用长焦功能拍摄黄杨、骆驼、沙丘等沙漠中独有的风景,也有通过微距功能拍摄到了尼雅遗址珍惜文物的细节纹理,都将景色还原,也将记忆定格。

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探险活动收官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才能不断突破自身极限,奔向下一个顶峰。在“始于昆仑,跨越山海”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挑战活动中,华为 Mate50 系列的北斗卫星消息为探险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探险家张鹰在现场分享了他的故事:他在徒步中过程,曾有一次在沙漠中迷路并与队友走散,无人区中没有信号,无法与外界通讯,后来通过使用华为Mate50系列的北斗卫星消息发送求救信息,最终与队友成功汇合。华为Mate50系列是业界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真正实现了在无地面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畅连 APP 向外发出文字和位置消息,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同时,手机还支持多条位置生成轨迹地图,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会迷路。

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始于昆仑 跨越山海”探险活动收官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穿越,也是对“昆仑精神”的深刻诠释。华为Mate50系列为探险队员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提供重要保障,探险队员们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与华为Mate50系列所秉承的昆仑精神相通,也是对“非极致而不为”的完美诠释。(柯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