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亿存款无缘无故质押?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发言!

2021-11-22 14:41:00 来源:券商中国

针对近期连续2家企业声称银行存款被“不知情”质押的事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回应称,已进驻该行进行实地调查。

日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期个人商业银行与公司客户因存单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生纠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银保监会对此高度重视,已立即要求相关银保监局组成工作组进驻该行进行实地调查”。

“目前,调查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案件相关方也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案件侦办工作正在开展。”银保监会方面表示。

据了解,今年10月,一家名为姬敏受托的医药集团称,该集团两家子公司的28亿元存款被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作一家不相关的第三方公司的贷款质押担保。事件曝光后不到一个月,上市公司科源智慧于11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南通分行的近3亿元定期存款被用作第三方公司出具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担保,但科源智慧表示“公司对上述所有质押均不知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回应“企业存款被质押”事件

最近,在江苏省两家股份制银行的分行,发生了企业客户声称其存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质押的事件。11月19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已立即要求相关银保监分局组成工作组进驻该行进行现场调查。

据了解,在前述事件中,公司存款被用于为银行承兑汇票提供质押。对此,中国银保监会也指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金融服务业务,在便利企业支付结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部分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也存在发展不规范、规章制度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力等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它被商业银行用来为银行承兑汇票提供质押。为有效防控票据业务风险,促进票据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票据业务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监管执法。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银保监会组织开展了“巩固乱控成果推进合规建设”“市场乱控回顾”“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等工作,均以票据业务管理为重点,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内控建设,强化员工行为管控,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统一授信管理,坚持交易背景真实性要求,加强质押存单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验证,规范票据交易。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要求,各银行机构要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进一步规范银行承兑汇票管理,按照“了解客户”的原则,严格控制业务准入标准,充分满足服务需求。

该事件立即引起舆论哗然,同时引起银行业的高度关注。11月4日,渤海银行南京分行首次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姬敏信得过部门从华业石化部门获得了一笔额外收入,是该行存款利息的三倍,其他信息也显示,姬敏信得过知道此事,并不是其自称的简单存款客户。但随后,姬敏受托人两次重申“不知道存款质押”的立场,回应了渤海银行的公众呼声。

此前,多位受访者认为,更有可能是公司内部有人相互勾结作案。除了合规问题,渤海银行还可能有相关人员涉及刑事犯罪。一些银行家告诉券商中国记者,非关联方之间的质押担保业务通常很少。“但由于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不会轻易审批信用贷款,大部分都需要抵押物,所以不排除有些银行会为了急于规模化而出现这种情况。”

“比方说非阳光贴息就是一些存款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的存款‘不管不问不使用’,资金中介或者银行或者贷款企业会在此期间给存款人补贴一部分利息,但是如果后面本金出问题,自然就会产生纠纷了。”该人士说。

渤海银行与姬敏之间可信的纠纷发生在不到一个月前,上市公司科苑智慧的公告再次将此类事件推到风口浪尖。

11月15日晚,科苑智慧发布公告称,集团子公司科苑投资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南通分行有3.45亿定期存款,其中2.95亿元作为南通瑞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发行银行承兑汇票的质押担保。公司质押存款中,有4000万元定期存款已到期,但由于贷款人未能按时偿还债务,导致定期存款未能及时赎回。

科源智慧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对上述所有质押情况均不知情,并于2021年11月15日向警方和江苏省银保监局报案。

公告发布几小时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回应券商中国记者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行南通分行与南京科远智慧能源投资公司确有存款等业务关系。为依法保障银行和客户方的权益,查明事实真相,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在开展排查的同时,已于11月15日向公安机关进行了刑事报案,并提供了相关业务资料。

对于前述事件,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11月19日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调查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如调查发现银行存在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罚问责。如调查发现涉嫌违法犯罪行为,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相关方也已向公安机关报案,案件侦办工作正在开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