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门槛降低 朝阳区占据半壁江山

2021-11-22 14:37:00 来源:新地产

11月19日,北京市规划和自律委员会发布了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名单,其中住宅用地12宗,商业用地1宗。本次供地住宅用地总用地面积约61.7万平方米,建设规模约112.78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335.5亿元。12宗住宅用地中,朝阳区仍为最大供地,占6宗,此外,门头沟区有2宗,丰台、房山、密云、延庆有1宗。

第二次集中供地虽然有大量地块延期,但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完成全年住宅用地供应任务的81.8%,远高于其他主要一二线城市的完成率。与前两次相比,北京集中供地规模较小,但城区优质地块占比不断提升,呈现“少而精”的特点。

挂牌地块中,上一次集中出让名单中仅出现3宗地块,其余9宗住宅地块均为“新面孔”。整体来看,“二宫”地块和新地块均放宽了出让条件,近期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出现复苏迹象,为地块顺利出让奠定了较好基础。

八成宅地为“新面孔”

与北京第一次集中供地30宗住宅用地挂牌、第二次集中供地43宗住宅用地挂牌相比,本次仅挂牌12宗住宅用地,数量和整体数量均大幅减少。

而且,这次的土地供应并不是为了重新列出上次延期的26个地块,而是为了调整整体结构。除朝阳区官庄2宗、丰台区魏各庄1宗地块外,其余9宗住宅地块均为“新面孔”。此前,在第二批集中供地中,备受关注的王思营、十八里店、孙河乡6块地未出现在本次挂牌名单中。

第二、三批土地供应中同一地块的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白文喜对记者表示:“与上次相比,北京集中挂牌的土地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而且上次集中供地延期的很多地块时隔两个月也无法保证现在被企业认购,所以我们选择继续躲在雪地里,列出更容易成交的地块。就像第二批集中供地中的王思营地块,虽然在热门区域延迟,但没有进入第三批名单。”

他认为,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在地块数量、总面积、计量面积、使用比例、区位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平衡和考量。目前,在当地拍卖市场人气不足、房地产行业相对萧条的背景下,这种转移阻止拍卖流动的意图非常明显。

从往年土地拍卖的成交数据来看,11月和12月是全国各大城市土地供应和成交量的高峰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各城市将在年底供应大量土地,以达到完成率;另一方面,房企对年末征地资金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强,有效提高了房企的征地意愿。

基于以上逻辑,观察已经公布三批土地供应的城市,可以发现大部分城市都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比如深圳、苏州、南京、上海、济南、合肥。与第二批相比,三批规划建筑的供应规模增长超过100%,苏州的供应增长高达184.2%。

但北京市集中供地总量不仅没有明显增加,反而明显减少,或者与北京市前一年已完成的供地任务比例较高有关。根据RealData的统计,前两次土地供应后,北京已完成全年住宅用地供应目标的81.8%。在其统计的21个主要城市中,家庭教育的完成率

纵观北京今年的三次集中供地挂牌,朝阳区是一个大供地区。朝阳区第一批土地供应10宗,第二批挂牌住宅地块11宗。令人意外的是,朝阳区5月份依然是成交热点区域,但10月份却有11宗地块和10宗拍卖。在第三次集中供地挂牌中,朝阳区仍以6个住宅用地地块,总建筑面积约51.4万平方米,占据了本次出让土地总量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上一次集中供地中,大兴某地块首次尝试了“竞拍现房销售面积”的方式,但最终因为竞价不激烈而没有走到这个阶段。但在朝阳区官庄GZGJC-02地块的挂牌信息中,再次提出了“竞得现房面积”的要求。本次挂牌中,位于三环附近的朝阳区劲松唯一的挂牌信息明确要求“现房全部出售”。这也对争夺土地的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白文喜表示,劲松、官庄已经是人口密集、配套完善、市场需求基础较好的成熟区域。东坝集团属于朝阳区规划商业发展区和重点发展规划指导区。目前,当这些地点的土地拍卖市场不够活跃时,企业的接受度和积极性会更高,土地也会更容易处理。

和硕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朝阳区在今年的土地供应中卖地较多,可以说明其土地开发力度大,城市更新效率高,但这可能是阶段性现象。“具体来说,关庄地区长期没有土地供应。劲松地块的位置很中心,东坝地块在位置和交通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此外,这次将上次拍卖的官庄地块一分为二,实际价格也有所下调,让房企在建项目时有了更灵活的空间。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次集中供地是有针对性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做出了很有针对性的调整。”

贝壳研究院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其他主要城市在第三次供地中,也普遍通过释放较优质地块来稳定市场情绪。成都、合肥、苏州、深圳与杭州等城市的核心区供应规模均有明显增加。以杭州为例,目前三批次预公告的核心区供应规划建面占比39.0%,相比于二批次24.4%有明显上升。同时从地块条件来看,51宗地中有42宗为纯宅地,有利于房企算账与去化,进而提高房企的拿地意愿。

竞拍门槛有所降低

与第二次集中供地相比,此次挂牌住宅地块的竞拍门槛明显有所降低。

以管庄地块为例,在第二次供地中,管庄GZGJC-02与GZGJC-03地块打包挂牌,起始价为57亿元,地价上限为59.85亿元,起始楼面地价约为每平米5.1万元。而在此次挂牌中,这两个地块分别挂牌,起始价相加为48.3亿元,地价上限相加为50.715亿元,起始楼面价约为每平米4.4万元。

北京此次集中挂牌中,含配建保障房要求的地块比例与第二批集中供地持平,都是大约33%,但配建保障房面积却明显降低。

在第二次出让中,昌平北七家地块配建4.7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经开区旧宫地块配建4.23万平方米、石景山首钢地块配建3.59万平方米保障房。此外还有6宗地块对要求配建保障房面积在1万-3万平方米之间,配建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仅有4宗地块。

而在本次出让的12宗住宅用地中,4宗有配建保障房要求。其中朝阳区东坝的一宗地块配建要求为2万平方米,其他三宗地块配建面积分别为1.14万平方米、0.68万平方米和0.54万平方米。

此外,政府持有商品住宅部分产权的仅有劲松地块,持有比例为10%。而上次挂牌的宅地中有8宗设置了政府持有比例,其中4宗政府持有20%,四宗持有10%。

贝壳研究院分析报告显示,从目前已经公布第三批供地的城市情况来看,第三批较第二批的规则普遍有所放松。其主要体现在房企资质、资金要求以及配建比例三个方面。就房企资质而言,如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降低企业资质门槛以及放宽联合拿地的限制;就资金要求而言,如苏州的保证金比例从二批次部分宗地50%下调至三批次全部宗地30%,且首付款比例由60%下调至50%;就配建比例而言,合肥二批次仅有2宗地无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要求,三批次则有9宗地。

柏文喜表示,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多个城市在第二批集中供地中出现了流拍的情况,普遍存在着楼市转淡带来的行业流动性不足、民营房企入市动力下降导致的流拍率和溢价率下降等共性问题。“因此,自第三批集中供地出让试点以来,这些城市一方面拿地条件被大大放宽,另一方面拟出让的宗地数量与建设控制规模、地块区位等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这些调整都是为了确保土地集中出让的成交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